以山谷地图、地形中等、温度一般、灾祸开、困难模式为例。
一、开局
开局以生存为目的
暂停游戏,明确第一个护林人小屋位置(只占位置,不建),光环正好笼罩到马车,且避开主要河流方向为佳。
往小屋位置方向依次放下4个木屋,木屋之间记得留一格,放下料场,然后将料场优先级提为最高。
设定2个建筑工人,其他工人清理周边的树木、石头、铁,哪边资源近清理哪边(尽量避开护林人小屋范围)。
开始游戏,待4个木屋建好以后,在护林人小屋远端放下采集小屋,根据食物多少放1-2个工人。
开建柴火小屋,放1个工人、开建铁匠铺,和柴火小屋共用1个工人,工具和柴火哪种少就生产哪种
在采集小屋对面放猎鹿人小屋,放1个猎人。
开建裁缝铺子,生产皮衣,和柴火、铁匠共用1个工人。
把护林人小屋建完,放一个工人
至此,所有的必备生活生产资源都可以生产了,不会死人了。
二、初期
初期以积累柴火、食物为目的
因为中期的目的是大量出口柴火,因此初期的布局就以最大量生产柴火为目的。
城镇一般一面临水,所以初期发展方向以另外3面为主,其中一面已经建好护林和柴火小屋了,还剩两面,选择离山脉较近的一面发展。
放下护林、采集、猎鹿3件套,并配套好料场(36格即可)、仓库。
泥路不要钱,在建筑之间建好。
在第二年夏天,可以放下第五个木屋了,并且保持以后每隔1年放1个的速度。
然后往第离山脉较远的一面发展,这一面的发展需要慎重的布局。以后的卫星城均按照此循序布局。
1、确定护林的位置(不建),以黄圈紧贴山脉为佳,放下3件套(不建)+仓库料堆
2、以护林的黄圈靠近城镇的一侧的外延放好小木屋(不建)
3、小木屋和出生点之间放好市场,确保市场黄圈笼罩住所有木屋。
4、由近到远建设,市场放1个工人。
护林、采集、猎鹿已经一共有9个了,每个均放1个工人,若食物低,采集就多放1个,木材用不完,就建柴火小屋。
在任意方向的收集屋边放1个草药屋,放1个工人,不必在乎效率,保证健康度即可。
此时形成了十字架的面了,若地形合适,四十五度角方向也可以放护林3件套,确保护林的黄圈不重叠即可。
保持大量收集石材和铁,只要离小木屋1个屏幕范围内的石材和铁都要去收集,即使建桥也要去。
此时已经接近25-30人口了,建一所学校,放1个老师。
三、中期
中期以收集石材、铁、煤为目的
学校完成后,石头一般此时已经不多了,路途再远也要去采集。
只要石材允许,就开建1个贸易站,放1个工人,配好料堆,贸易站里根据实力放柴火,一般留存200够烧即可。存档。
来的商人每个都点开订货,有石材的,就点开石材,点开每次(保持此习惯,持续5年,年以后石材、铁、煤都订货)。如果头2波商人都没带石材,就读档吧。
有了石材,开建医院,疾病暴发时就放1个医生进去,平时空着。
再有石材就继续建贸易,继续收石头(5年后铁、煤也收)
没有什么资源可以收集了,多余的人口把采集、猎鹿、护林补满。
开始生产保暖大衣和钢制工具。
中期结束。
四、后期
后期以卫星城建牧场、裁缝铺子为主、出口各种肉类和羊毛以为目的。
卫星城的起手布局前面已经讲过,每个卫星城有1-2个3件套即可,然后尽可能的放牧场,放不了牧场的地方放仓库。
贸易站买好羊和牛即可,能多买就多买,越多越好繁殖(牧场避开猎鹿小屋范围)。
卫星城的房子全部建石屋,可以每年一次性建3个,学校、教堂、医院、市场、铁匠、啤酒屋保持每个城1个,水井每个聚居区1个。
贸易站的数量保持为城镇的数量的3倍左右,只到建好9个左右就不用再建了。
1个卫星城的时候,出口还以柴火为主,2个卫星城以后,每个贸易站保持5000左右的肉类和500羊毛衣即可。
3个卫星城以后,只需要烦恼仓库不够了。
吾令凤鸟飞腾兮,继之以日夜。
中期后期,扩张在即
第三个卫星城建完后龙卷风登录了
龙卷风横扫过后数据,损失约50人口,摧毁了6-7个仓库3000多钢制工具
中期4个3件套和2个码头
开局布局